作者:唐永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少将)
国家安全学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学术和智力支撑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建设方向。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立至今已有4年多时间,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学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已有 30余所院校获批成为该学科博士或硕士培养单位,在组织架构、专业队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支撑保障等各项工作中作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当然,学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和缺失,其中需要持续发力解决的难点就是在学科理论积累上,具体包括尚未形成成熟的自主知识体系、对国家安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尚不充分和距离学科设立的初衷尚有不小差距等。由于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的属性,需要不同院校基于各自专业特点和优势共同支撑推进学科建设,这本应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必然途径。但是,如果不能在原有支撑学科基础上实现提升或升华,就难以精准确立自身在国家安全学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定位,也就实现不了向国家安全学的转化。甚至一些探索仍然简单沿用了支撑学科的研究范式,在基本对象和思维方法上无法超越原有学科局限。
由于支撑学科的多样性,再加上国家安全外延的广泛性,国家安全学相应的理论研究不易做到收敛和通约。限于各自专业和路径的束缚,很难实现真正的聚合,也就形成不了完备的知识体系。鉴此,学科建设应该注重解决好特色和共性的关系,在强调自身专业特色和优长的同时,必须兼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共性要求,即切实保障国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达到“观大势、查风险、谋远略、控全局”的战略要求。
姑且不论对维护国家安全一般性规律的认识,即使在重要领域安全的研究中,理论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仍然是要找到具体领域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确切的定位。比如,经济安全研究就要超越一般的经济发展逻辑,在巩固经济安全基础、回答如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为可持续安全提供保障上多下功夫,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国家经济结构来探索如何避免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以及如何增强经济增长韧性等重大问题。《21世纪资本论》一书就揭示了在美欧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不仅为当前的发展现实所印证,而且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撕裂现象。从应急管理或公共安全角度研究国家安全,也必须找到这些领域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联系,探索相关风险可能引发的传导和扩散效应,避免对国家重大利益造成损害。军事安全研究也必须超越单纯的军事思想,探索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如何履行好“保底”作用。
密切相关特色与共性这一对关系的,应是进一步把握好传承与创新关系。当前的国家安全形态已经从过去相对简单的传统安全形态发展转变为今天复合多维的大安全形态,国家安全是在空前宽广的时空领域、在空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展开,对国家安全理论研究也提出更高要求。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基于历史的时代产物,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国家安全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紧迫性,应与时代需求相呼应,也因而具有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谈及国家安全和战略筹划往往限于特定领域,军事色彩和政治色彩浓厚。今天的国家安全工作及其相应的理论研究只有具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和综合统筹研判能力,才能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
然而,今天的大安全形态毕竟是从传统安全形态脱胎而来,其本质特征很多是延续下来的,其中就包括鲜明的竞争性、斗争性、战略性和政治性。如果忽视了这些重要特征去研究国家安全,难免会陷于空谈。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国家安全是大安全,不是泛安全,更不是绝对安全,而是对必须维护的国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利益的捍卫和保障。所以,国家安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不能偏离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方向,国家安全理论的发展只有在传承以往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重大创新。
国家安全理论发展的内在独特性和优势既来自于古今中外丰富的国家安全实践和思想理论积淀,也在于多学科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国家安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需要在传承中创新,也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学术探索应适应国家安全形态变化及其对能力的需求,不仅要向法学门类交叉,向管理学、军事学和工学门类交叉,也应该从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汲取营养。从国家安全内涵出发,相应的理论研究必须提升历史境界、科学境界和哲学境界。
综上,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急需锻造出一支专业队伍。当前大多数学科建设单位都设置了专门机构,存在学院、在线赌博网站
、中心和系所等多种形式,活跃其中的专门人才队伍可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主体力量。而如何在理论探索中博采众长、勇于创新,任务艰巨而光荣。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支专业队伍一定会贡献出适应时代的丰硕学术成果。
当然,国家安全理论创新不可能仅凭目前相对有限的专业力量单独完成,还需要更多支撑力量,其中就包括其他教研单位的合作支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支持与协作在本质上不应是其他支撑力量、支撑专业力量和资源的分散,而应是对支撑专业的重要加成。如果能够从国家安全需求角度推动理论创新,一定会实现支撑学科的理论深化:促推原来的科学家成长为战略科学家,原来的法学专家成长为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大家,原来的经济学者成长为可以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撑的经济学家。
来源期刊:《国家安全研究》2025年第2期